田地里颗粒无收
中国日报网消息:持续近4个月的云南特大旱情继续蔓延。3日上午,记者来到昆明市西山区长坡居民委员会牛鼻村委会,亲身感受到:干旱不仅使农业生产受到很大损失,而且已经危及村民的人畜饮水。
牛鼻村地处半山区,距离昆明市区仅有20多公里,过去主要依靠山泉水为人畜饮用水。从2009年10月以来的一百多天,干旱使山泉枯竭,全村430多名老老小小,就只能依靠政府组织的水罐车,每天运送来人畜饮水了。
来到村口,只见五、六十个村民依次排在进村路口,等待每日分两次(午饭前及下午晚饭前)到达的送水车。今年76岁的朱正洪老人,也排在等水队伍之中。
老人告诉记者,我在这里生活了七十多年,从记事以来,没有见到如此长的旱情,一连一百多天硬是没见到一滴雨水,水窖里的水没了,我也得来排队领水了。坐在老人的院子里,老人说,我有三个儿子,成家后仍住在这个村,每年都给我一些接济,日子倒也过得去,今年大家都受了灾,儿子也不例外,还有能力接济我吗?实在是揪心啊。
村民小组长李建伟带我到田地里转转,往年种植小麦、包谷、油菜、蚕豆、蔬菜等农作物的土地,稀疏地只有一寸来长的小苗,眼看今年的小春是颗粒无收了。他说,全村近800亩田地,受灾面积达到了80%,村里过去人均收入约1500多元,今年小春无收,大春的收入加上其他收入,最多也只能有六、七百元收入了。
今年以来,区政府已经下拨了近60万元的抗旱款,李建伟说,政府给村里拨了三万元,全部用在保障人畜饮用水上了。居委会主任王勇补充,长坡地区近五千人和80个企业的生产生活用水,全靠一个容量为50万方的小水库,按照正常年景,现在是蓄水高峰,但是干旱使水库只有了6、7万方水,就要见底了,亏了我们前几年抓了一家一户的“小水窖”建设,在长坡居委会所辖地区里,修了4000多座小水窖,一个水窖能支撑3口之家近两个月的用度,解决了部分问题。
采访返回的路上,区水务局的李昆副局长对我说,到了4、5月份春播时,用水将达到高峰期,更大的考验在等待我们。他说,昆明地区年降雨量可达到1000毫米左右,但是由于季风气候的缘故,降雨多集中在6、7、8、9几个月份里,冬季只有全年降雨量的15%左右,今年以来,我们监测的雨量,几乎为零。他强调,所以修建中小型水利设施,能在汛期储留降水,以应付旱情和春季用水,对于昆明的水务十分重要,我们的政府和人民群众越来越认识到这一点了。
来源: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记者 吴家春) 编辑:肖亭 杨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