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以龙头带动产业。云南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通过资源整合组建了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出版集团公司和云南广电网络传输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上述3家国有文化企业资产总额达到71.07亿元,销售收入达39.67亿元,实现利润2.62亿元。各州市也相继整合组建了一批国有和国有控股文化企业集团,成为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在特色文化产业建设中,云南立足于本地文化资源优势,大力打造以瑞丽、盈江、腾冲为重点的珠宝玉石毛料生产加工基地,以鹤庆银器、个旧锡器、建水紫陶等为重点的民族民间手工艺品产业链,以昆明国际印刷包装城为基地的印刷出版市场,以及以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为基地的茶文化产业。云南还大力支持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中国云南影视产业实验区、丽江束河茶马古道影视城等拍摄基地建设,打造“全国最美最优最好天然摄影棚”。目前,在一大批龙头企业带动下,演艺会展、动漫、影视、民族民间工艺品、茶文化等逐渐形成云南文化产业的主导产业群,还大大带动了其他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是引民资搞活市场。通过放宽准入、政策引导、改善服务等,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搞活文化产业市场。目前,民营文化企业已成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涌现出云南映象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云南吉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柏联集团等一大批知名民营骨干文化企业。在《云南映象》、《丽水金沙》、《印象丽江》等文化品牌的策划、市场推广等各个环节,民营资本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撬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杠杆。全省民营和民间文化企业不断发展,2008年,以经营民族民间工艺品为主的文化企业就已达7千多家,年销售额达80多亿元。在昆明,民营文化企业占到全市文化企业总数的80%以上,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云南还充分利用云南文化产业上海推介周、中国西部(昆明)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力度。据不完全统计,从2003年到2007年,全省共有近300个文化产业项目签约,协议金额近52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超过100亿元。
六是做大事业推广产业。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通过繁荣文化事业为文化产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充分发掘和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云南在全国率先颁布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地方性法规,率先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工作,率先命名民间艺人。目前,全省共拥有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30多个、省级命名的民间艺人460多人,推出了寸发标、赖国庆等一大批民间工艺大师。在云南丽江,还创造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有机结合的“丽江模式”,《丽水金沙》和纳西古乐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经典之作。近年来,云南下大力气加强文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实施“两馆一站”建设、百县千乡宣传文化中心建设、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等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开展边疆解“五难”、电影“2131”、赴基层慰问演出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采取多种措施支持和引导文化广场、社区文化、乡村文化发展。2008年,在历时半年的“云南省首届新农村文艺汇演”中,共有16个州市、119个县组织了汇演活动,演出4678场次、22653个节目,观众达1000万人次。
来源: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编辑:肖亭 杨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