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正在办理出入境手续
中国日报网消息:“涉外本来就是件很敏感的事情,所以每一个细微末节我们都必须精益求精。”四川省阿坝州公安系统第一家被评为《省级达标文明窗口》的汶川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本着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工作态度,为汶川县涉外工作开启了一扇文明之窗。可是,谁会想到,这个服务热情周到,办事效率高,对“老外”有求必应的“汶川涉外窗口”里其实只有“两个脑袋,四只手”。
说起这个由“两个脑袋,四只手”撑起的汶川县出入境管理大队,大队长余贵旭幽默道,“我不是什么领导,你看嘛,只有两个人,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多面手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劫后余生的汶川县很多稍有条件的群众思想彻底解放,想出去走走、看看,于是,出境办理量陡增。“2009年就办理了297个,今年还不到一个月就已经办理了60人的出境手续了。”民警王荣利拿出刚填完的手续办理登记簿统计着。
一张薄薄的出入境手续要经过简录、补录、打发票和挨个手写审查备案表等复杂程序后送审州公安局,原本应是每人负责的一个环节的流水作业,在汶川县的《省级达标文明窗口》变成了两人大包干。人手不足的时候如何提高效率?两人能想到的方法只有一个:“牺牲休息时间。”
于是,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在电脑前录资料录到眼花成了常事;右手食指上的“写字茧”在读书时都没这么厚过;跟前来寻求帮助的外籍人员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家人……这样一份接触特殊人群的工作,让王荣利和余贵旭对各自的家人都充满着相同的抱歉。
“我们就是汶川最直接的对外窗口”
“你儿子被救出来,已经送到都江堰了,你快出去看看他吧!”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正在雁门乡查找是否有境外滞留人员的余贵旭终于收到了在映秀读高三女儿平安的消息。“恩,平安就好,等通了信号电话联系。”强忍着对儿子的牵挂,余贵旭一如往常地奔忙于各个乡镇寻找滞留的境外人员。
“首先要保证境外人员的安全!”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余贵旭和王荣利从余震不断的各个乡镇将33个港澳台胞、44个外籍游客集中,并安全送出汶川。
“我们就是汶川最直接的对外窗口,我们的形象代表着汶川对外的形象。”于是,在那段非常时间里,“境外人员救助站”成立了,成功帮助了近百名前来寻求帮助的外籍滞留人员。“谢谢你们,谢谢汶川!”一对60多岁的美籍华人夫妇在临上直升机时紧紧拥抱着王荣利,布满皱纹的脸颊,感激的泪水止住地流。
如今,已荣获2009年四川省级“服务明星”、“业务能手”多项殊荣的王荣利和队长余贵旭仍踏实地撑着这个“汶川涉外窗口”,一如最初他们承诺的,“精益求精每一次服务!”
来源: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记者 黄志凌 汶川县委宣传部 罗林 任露 薛升玉) 编辑: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