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分析
处于“山高皇帝远”的“政治地理边缘”
河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原院长王德木说,刘建国腐败方式不是一人独有现象,是全国众多县委书记的“命门”,县委书记成了中国“财色”腐败的重灾区。
省委组织部门元旦前也介绍,自2006年河南省县级党委换届以来,河南共查处贪污受贿犯罪的县委书记22名,其中9名是在县委书记任上被查处,13名是从县委书记岗位上提拔或调整到其他工作岗位不到一年被查处。
放眼全国,县委书记腐败的新闻更是比比皆是。在安徽,仅以阜阳为中心的皖北地区,就先后有18名现任和原任县委书记因腐败被查处,原因多是买官卖官。
“县委书记们容易‘出事’,那是因为他们的权力太集中,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王德木说。
我国著名反腐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邵道生研究员分析得更透彻:一般来说,远离中心城市的县一级往往是处于“山高皇帝远”的“政治地理边缘”,中央政策在这些地方变味走样要比大中城市厉害一点;而且远离中心城市的县一级,封建文化更容易复活,“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官场潜规则更容易流行。
有效措施
强化监督才是根本
王德木介绍,在目前领导体制下,党内民主、党内监督成效有限;党外监督要么无从介入,要么不敢实施,存在“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
高度集权缺乏有效监督的后果就是县委书记成了县上的土皇帝,在其所辖范围内,找不到可以制约他的力量。在这样的体制之下,一把手的堕落会直接导致整个政治生态系统的恶化。
于是,干部们会把这个县看作是县委书记个人的天下,好一点的会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坏一点的就主动参与买官卖官的潜规则。
“县委书记成了腐败的重灾区,除了加强监督制约,还要强化规章制度建设也即完善干部任免制度,让县委书记在任免官员中‘有章可循’。”王德木说。
为此,中组部早在2002年就开始调研县委书记权力问题,试图通过健全制度、强化监督,使之既有利于工作,又受到有效约束。
2008年起,国家又在中央党校对全国县委书记分批次进行集中培训,“体现出中央对县委书记这个层面前所未有的重视”。
王德木说,去年上半年,中央还专门下发《关于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若干规定》,把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作为全国干部工作的一项战略重点工程来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