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一年时间,云南外派劳务人数排位由全国21上升至15,这不是“坐火箭”,而是“桥头堡”建设从量到质变化的真实侧影。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全面“走出去”的大开放格局下,滇人“家乡宝”的帽子正在褪去,4.28万个“洋饭碗”的背后,或许正是一个新滇人“下西洋”时代的来临。
4.28万滇人捧起了“洋饭碗”,远赴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及日本、毛里求斯、新加坡、非洲等地营造新生活。在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消散之际,云南外派劳务人数已由去年的全国排名第21上升至第15位。这不仅是云南商务对外经济工作的亮点,更是滇人甩脱“家乡宝”帽子的开端。
昨日,云南省商务厅召开媒体见面会。省商务厅杨慧副厅长介绍,云南省商务部门和企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通道优势,以产业优势为依托,以资源开发为重点,在对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对外劳务输出、境外罂粟替代种植四个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发挥了云南外经工作的“沿边优势”。
据介绍,当前云南省经商务部门批准的境外投资企业已达248家,对外实际投资额达6.83亿美元,从2005年的0.25亿美元到2009年的2.7亿美元,增长超过10倍,保持全国第10位,西部、沿边省市第1位的业绩。对外工程承包则每年均以12%的速度稳步增长,截至2009年11月,云南省已实施对外承包工程项目1366项,完成营业额44.54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在全国排名约第15位。从2005年开始,由商务厅牵头的境外替代种植工作也成绩斐然,当前已有100多家滇企到老北、缅北替代发展,实施罂粟替代种植面积达300多万亩。
而记者看到另一项巨变,过去云南以“足不出户”闻名的“家乡宝”概念,正被鲜活的商务数字打破。2007年,省商务厅开始大力开展外派劳务工作,最初全年只有一两千人的输出规模,但就在短短两年时间里,20家外派劳务基地在全省拔地而起,促动云南省当前的纯劳务输出增长率由原5%上升至30%,而其中真正云南籍的外派劳务者增长率也占到了53%以上分量,去年云南省输出劳务的年增长率已经达到51%。更直观的数字是,截至目前,云南省累计向国外输出了4.28万务工人员,他们主要走向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及日本、毛里求斯、新加坡、非洲等地。
商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云南省已备案成立20家外派劳务基地,2009年成功申报两个国家级行业基地。在成立云南省第一个政府主导的外派劳务信息网和第一个外派劳务考试中心等工作的基础上,当前云南省劳务输出工作已经开始进入一个规范、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云南省劳务输出人数由上年的全国第21上升到今年的第15,这正标志着这个“洋饭碗”的新阶段,正在悄然走进云南城乡人民的生活。
2009年以来,通过建立云南省对外劳务合作网站、召开对接会等多种形式,云南省在广开外派劳务输出渠道建设方面成效显著。据介绍,云南省已先后同上海外经、湖北十堰国际、青岛泰成外经公司、四川仪陇永春等劳务经营公司建立长期合作机制。而随着近年云南省区位优势和通道优势的不断凸县,中电投集团、大唐等央企落户云南并开展境外投资项目的大迈步,也为千千万万滇人架起了出境、跨国、越洋打工的桥梁。
来源:昆明日报 编辑: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