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和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联合完成的“2009广东职业教育学校竞争力评估”课题成果27日正式公布。该报告指出,在当前金融危机条件下,职业教育成为广东省“双转移”战略中的重要环节。
2008年,广东省职业院校共培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超过50万人,其中70%的职业院校毕业生来自欠发达地区,80%输送到珠三角地区第二、三产业,有力地推动了劳动力转移,为广东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该报告公布,2009年,广东白云学院位列广东民办高校竞争力排名第一,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惠州商业学校并列广东中职院校竞争力第一,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并列技工学校竞争力榜首。
通过2008、2009两年技工学校竞争力排名比较可以看出,广东省技工学校竞争力总体态势表现比较平稳,今年仅有2家学校落榜。省高级技工学校、白云工商技工学校、广东省轻工业高级技工学校和深圳高级技工学校连续两年位列前三甲,竞争优势明显。从区域来看,广州共有7家学校,占有明显优势。其次是韶关,有3家学校上榜,其中广东省岭南工商第一高级技工学校排名第2,韶关技工院校竞争力的快速提升,显示出了粤北职业教育市场的巨大潜力。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冯胜平副主任介绍,职业教育竞争力的评估不仅仅只考虑学校规模,基础建设等硬件设施,更关注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就业率以及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等指标。
冯盛平表示,在当前金融危机条件下,职业教育成为广东省“双转移”战略中的重要环节。产业转移的核心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而劳动力转移的核心是提高国民教育的水平和人力资源的水平,实现从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的转变。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和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业人才的任务。“双转移”战略的提出,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匹配、与人力资源配置相适应,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满足广东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实现劳动者的充分就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我省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稳步提高、基础建设投入加大、发展方向逐步明确,职业培训成效突出,为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
“双转移”战略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力素质,而推动产业转移到广东北部山区腹地和东西两翼地区,劳动力转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些都离不开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据初步统计,广东省珠三角中职学校和省属中职学校2008年共招收了8万名欠发达地区的学生,比2007年增加了3万人,增幅达60%。全省教育部门有410所中等职业学校承担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共培训50多万人,并转移就业。
通过对劳动力的培训,进一步拓宽了欠发达地区农民的就业渠道,提高了收入水平。 2008年广东省各地共组织培训劳动力58.5万人,转移就业106.4万人,同比分别增长51.6%、18.2%。2009年前四个月,广东省培训农村劳动力16.1万人,转移就业39.6万人,其中相对欠发达的东西北地区组织培训13.9万人、转移就业35.1万人,分别占全省总量的86.1%和88.6%。这种大规模的培训、转移为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发展后劲提供了支持。
来自广东省劳动保障厅的数据显示,“双转移”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提高了就业质量,培训转移后的工资水平比未受训的农民普遍提高20%-30%。
来源:中国日报广东记者站(记者 邱铨林) 编辑: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