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文教昌明,不仅是苏台两地人民的共同福祉,也是加深苏台两地情缘的维系之脉。
连日来,从“茉莉寄深情”的盛情献演,到台苏文化影视创意产业合作研讨;从台苏高等教育高层研讨会,到台苏文化产业合作研讨会……一场场苏台文化交流活动,在宝岛台湾掀起阵阵热浪。诚意的对话,恳切的交流,又一次构筑起苏台文化教育交流的新平台,为苏台加强合作架设了一座新的桥梁。
苏台文化交流日趋繁盛
江苏与台湾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经济往来密切,带动了文化交流日趋繁盛。
“开放性恰恰是江苏文化的最大特色。”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章剑华在接受两地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他说,江苏文化形态各异,以苏州为代表的吴韵,温柔清秀;以徐州为中心的汉风,英猛刚烈。也许正是这样自古以来形成的“兼容并蓄”的特质,决定了江苏文化“内外交融”的重要特色。
兰薰桂馥沁人心,春华秋实硕果丰。近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趋势,赋予了苏台文化教育交流的难得机遇。从戏剧舞台艺术到书画文物巡展,以及两地文化艺术界的互访,苏台文化交流不断上演精彩的“大戏”——由台湾的白先勇先生与苏州市昆剧团联袂合作的青春版《牡丹亭》,一次次在两岸掀起欣赏热潮;去年和今年,江苏省文化厅先后两次在台湾举办书画展,给岛内同行和民众带来刻骨铭心的艺术享受;南京博物院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兴起活跃的业务交流,共同努力以文物为载体搭一座沟通与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桥梁……
记者注意到,此次江苏周活动中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因子”更加活跃,无论从范围还是层次上,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在“影视创意”合作研讨会现场,拥有多个动漫相关产业园区的无锡,赢得台湾业者的追捧。包括旺旺中时集团在内的台湾企业,与该市多家企业与政府组织,当场签订了10项合作协议。而ACCA台湾动漫创作协会理事长郑有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更豪迈地表示:“两地优势互补,应该合作去赚世界的钱!”
教育交流合作承载着无可限量的责任
如果说,文化是决定一个民族昨天、今天与明天的根基,教育则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教育,不仅是苏台两地交流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担承着无可限量的责任。
“我省对台教育交流经历了从迎来送往的单向交流,到学术交流蓬勃发展,再到如今全方位合作交流的三个阶段。”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介绍说,两岸同胞同文同种,有着相同的语言文化和道德传承。从2000年至今,已有超过400批台湾学生团组6000余人次学生访问我省高校。同时,自2000年至今,我省高校已选派近40批学生团组400余人次学生应邀赴台参加各类学生文化交流活动。2008年有666名台湾地区学生在江苏11所高校学习。
而随着我省教育系统与台湾地区交流的不断拓展,已经培育出“心园、校园、家园——两岸大学生精神文化溯源之旅”、“两岸大学生研习营”等一大批精品交流品牌。从2000年开始,我省高校与台湾高校之间每年都定期举办多项具有一定规模的交流项目,在台湾岛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此外,我省高校还与台湾相关高校建立了定期的高层次活动平台和高水平学术论坛,如南京大学与台湾大学举办的“两岸尖端科学论坛”、与台湾中央大学举办的“两岸三地人文社会科学论坛”等。
让两岸共享文教昌明
中华文化具有持之以恒的强大生命力,是两岸共同之根,相互认同之本。在这种互相影响、互相呼应、互相激励、互补放大的交流过程中,中华文化越来越成为两岸之间凝聚力的活水源头。台湾“太平洋文化基金会”副执行长吴建国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台湾与大陆在文化上本来就是一脉相承。而当下,两岸文化正在经历从交流、融合到统一的阶段。”
以文物为载体,架起两岸沟通的桥梁,是苏台继续推进文化交流合作的一个重点。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今秋已连续两次造访台北故宫博物院。“历史上我们就有深厚的渊源。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和我们南京博物院的藏品还有很大的互补性。”据其透露,双方正展开协商,打算在共同开展院史及器物研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学术和人员交流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
而在深化教育交流上,江苏省教育厅也拿出了鼓励校际交流、推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及课程规划的深入合作等一揽子计划,并计划于2010年起,每年派出100名优秀大学生到台湾进行文化交流,并争取派出100名江苏优秀大学生赴台交流。
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精神交流,无远弗界。今天,两地文化教育的融合交流,正在放飞着更加美好的期许——明天,苏台两地一定能实现文化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幸福愿景,共享文化教育的昌明!
编辑:马原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