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据《中国经济周刊》近日报道,国资委将对央企薪酬制度大胆改革,助长垄断行业高收入、加剧行业收入差距的“工效挂钩制”将寿终正寝,取而代之的是“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此后,又有媒体报道称,人保部正牵头制定针对所有国企的工资总额预算改革方案。
两个部委同步行动,剑指央企高工资,令不少网民对“工资总额预算管理”这个并不熟悉的词汇兴趣大增。网民的目光最终都汇聚一点———新制度能否合理控制央企、尤其是垄断企业的人工成本,别又成了一场糊弄老百姓的“改革秀”。
预算管理势在必行
所谓国企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即央企在年初时上报国资委当年的工资预算方案,国资委对预算进行审核,并根据行业工资水平的高低,制定上、中、下三个关于人均工资增长额度的调控线。此次,国资委将对央企工资实施“双控制”:一个是工资总量控制,另一个是人均工资控制。
网友“James_钰”表示,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势在必行。
荆楚网刊载作者吴睿鸫文章指出,在国外,用预算管理限制央企员工工资、福利已变得司空见惯。与中国一样,央企的高工资高福利,不仅让行业外的人士咬牙切齿,也让法国政府管理者颇为头痛。于是,法国开始对国有企业实施工资总额预算管理,这一奇招果然奏效,如今,央企“两高”腐败已基本在法兰西绝迹。
限薪不能停留在文件上
“执行”和“监督”,在很多网友看来,是长久以来扎在国企高薪改革上的两根“刺”。
“除了举措和过程,人们更看重的是限薪的结果。”凤凰博报博主张敬伟指出,从2008年4月国资委启动的针对央企4行业的降薪试点,到今年2月份财政部办公厅向各有关单位印发《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再到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降薪的文件接踵而出,可落到实处的恐难以验证。
张敬伟认为,既然是向所有行业的央企发出的高管“限薪令”,应该是令行禁止,也应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对此,公众有权知道相关信息:如限薪进度如何?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高薪薪水降了多少?目前各位高管的薪水水平如何?可是在林林总统的统计数据中,就是找不到这个“限薪令”的准确信息。这些疑问化解不了,只能说从2008年到现在一年多的“限薪”只是红头文件的旅行和权力空洞的宣示。
新浪博客博主“钉子汤”也表示,“双控”假如没有有效的监督,形同虚设。
打破垄断是根本
垄断企业收入高的病根在哪儿?网友们给出的答案是———在于垄断。因此,解决垄断企业高工资,从根本上讲,要打破央企的垄断地位。
网友“kiover”认为,垄断企业如何实行市场化工资水平,如何确定垄断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如何考核人均产值以及占用的社会资源的比例,需要一个系统的方案,只有企业市场化了才可能实现,否则按目前国内的现状,只不过是给他们加工资一个借口,因为国有大型垄断企业的利润肯定超过其他一般的企业,企业虽然效率低下成本高企但是还有不少利润。
新浪博客博主“栗刀”指出,如果缺少约束,会出现两种情况。其一,在外部,因为“一家独大”,为了保证工资总额,垄断企业可以提高价格,让公众为其的高工资买单。其二,在内部,因为缺少制衡,垄断企业可以以企业分红和三产补贴等形式,进行工资的转移支付。
编辑:马原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