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10月28日至31日,第四届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在南宁举行,广西中国—东盟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何颖在论坛上建议,构建中国—东盟文化中心,推动区域性文化产业合作共赢。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如期建成,中国和东盟将实质性地开放贸易、服务和投资市场,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也将从中受益。
目前,中国和东盟的文化交流、产业合作机制已经起步,2005年中国和东盟共同签署了“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2006年开始举办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发表《南宁宣言》。
然而,何颖提出,迄今还没有形成一个专业的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博览会(交易会),中国—东盟博览会还没有设置文化(产业)专题展,还没有建立国际性的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园区,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在投资贸易中贡献率还不高。
何颖认为,中国应与东盟合力构建中国—东盟文化中心:围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突出中国—东盟主题,主打中国与东盟市场,以博览会(交易会)和产业园区为平台,由中国与东盟各国共同主办,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享受优惠政策,营造宽松文化发展环境,提供最便利服务,成为功能强、产业链完整的中国—东盟文化展示平台、文化产业投资贸易的“自由港”。
一、建立中国—东盟文化中心的组织机构,发展中国—东盟文化产业总部基地。中心机构有多种可选择模式。由中国与东盟(10+1)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主管部门共同主办,地方政府(企业)承办,共建具有多层次协商机制的管理职能机构,并借助文化产业联盟、行业商会协会的力量,主导运作及管理相关业务。
二、主导举办中国—东盟文化专业展会,并建立专业交易市场。可发挥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功能,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专题展,中国—东盟的影视、动漫游戏、旅游、艺术品、民族文化等专题展和论坛。同时,建立常设的文化产品交易市场,促进文化消费。
三、主导建设系列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培育中国—东盟文化产业集群。围绕中国—东盟主题,发挥文化产业孵化器功能,降低准入门槛,吸引各国各地文化生产主体、文化项目的集聚,建成研发、服务、加工区、集散的中心,构建完整的文化产业链。重点培育中国—东盟会展、演出娱乐、旅游、艺术品、影视、动漫及游戏等产业集群。
四、制定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合作的优惠政策,并做好发展规划。通过政府的财政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和投资基金等方式,并争取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借助广西“保税区”系统优势政策,支持发展。尽早推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合作发展规划和文化产业互动计划,进行制度创新。
五、主导建立中国—东盟交流与产业合作的项目库,开展一批重点领域、有特色、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建设,合理安排,循序渐进,加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合作的研究,培育一批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中国—东盟”文化品牌。
六、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建设中国—东盟文化人才培养基地,进行文化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合作,建立多层次、成体系的培养机制,开展学位教育、短期培训和双向交流等项目培育专门人才,为交流合作的持续发展提供后续力量。
编辑:宁波 来源:新华网(记者 张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