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面塑“时代的脚步”
千余“面塑人”再现昆明和平解放的场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里,记者看到这幅名为“时代的脚步”的面塑作品,再现了解放军进城受到昆明人欢迎的盛况。
抬花轿结婚的、挑柴卖的、拉二胡的、马帮、拉洋包车的、悠闲地下棋的,一字儿排开的卖蔬菜的菜农,和身穿蓝布长衫、头上戴着绣花帽的老昆明们正在做着生意。5位面塑艺术家将昆明老街繁华的街景,雕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现在学这个的人不多,成人学了主要是去做生意,而小孩则是为了锻炼动手能力。2005年就在昆明市嵩明县开设七色花手工坊,教了几个孩子,后因经费原因,手工坊就停办了。”梁俊丽称,“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开办自己的手工坊,将这一身所学传递下去。”
贝叶经
刻在树叶上的经文
73岁的波儿坎在一丝不苟地刻写贝叶经,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贝叶经上刻写着不同的祝福语,挂在身上,能给人带来好运”。波儿坎说。
他从9岁就学贝叶经,年轻时做了多年和尚修行,做到佛爷。要传承贝叶经,波儿坎主动教年轻人学,由于制作贝叶经工序复杂、费时,经济效益低,年轻人没有耐心不愿意学习,会刻制贝叶经的艺人越来越少。年轻人觉得刻贝叶经太麻烦,都不愿学,就连波儿坎的儿子也不愿学。
“我最担心的是贝叶经技艺的失传,如今只有少数的老人在做了。”波儿坎说,“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贝叶经,有人愿意学我都可以教。”
在傣族地区,许多佛寺里都保存着大量刻写在贝叶上的佛经,人们称之为“贝叶经”。贝叶经采用生长在云南西双版纳热带、亚热带丛林中的一种叫贝叶棕树的叶子,经过剪齐、水沤或烘蒸后装订成册,刻写文字。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若信贝多真实语,三生同听一楼钟”,这是唐代诗人柳宗元、李商隐诗中吟咏贝叶经的名句。电视剧《西游记》中唐僧到西天取得的真经, 是几大箱像竹子片刻写的经书,其实这就是“贝叶经”给现代人的最早概念。而电影《孔雀公主》的故事,也是出自贝叶经。
贝叶经还被选入了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贝叶经全集》100卷也已经出版,在一定程度上使贝叶经文化这一宝藏得以保存下来。
糖艺巨作:甜蜜的树
糖艺师程方远手上拿着的锅勺在板台上凤舞龙飞,10多秒钟就形成了一个图案,等它冷后拿起来美美地看着,慢慢地品尝。糖艺,像糖一样牢牢地粘在昆明人儿时的温馨记忆中。
“现在城管严,做的糖艺没法在昆明的大街小巷卖,做小本生意的,只能在展会的时候参加一下。”程方远说,“我的绝活是吹老鼠,学了10多年,这是面临失传的绝活。”
程方远今年还做了一棵“甜蜜的树”,由68片“糖叶片”组成,这棵“甜蜜的树”高达2米多,他只用了2天时间就完成了这一巨作。
这棵树透明透亮,放在展厅一侧很是扎眼。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用玻璃或其他透明材质做的。最有创意的是,每片糖叶的图案大不相同,有星星、古钱、生肖,还有火车、风轮发电、蒸汽机,其主题展现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编辑:宁波 来源: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记者 李映青 Ange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