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考上深圳一所大学的新生李歆还没动身去学校,就把自己将要启用的新手机号昭告天下。亲戚们觉得奇怪,她得意地解释说:新的号卡是夹在录取通知书中一块儿寄来的。
到了学校,李歆和妈妈一起为这个属于中国电信的新号码选择了一款19元的“天翼校园套餐”,被叫免费,打给父母的“亲情号码”每分钟只需9分钱。妈妈又为李歆预存了200元话费。
可第二天,她就被告知,老师和学长们全都加入了中国移动的“神州行”集团号,每个月只要5块钱,就可以与老师同学们无限时通话,还能以短信形式接收学校的各类公告。
李歆可不想被排斥在“集团”外,但之前交给电信的话费又不能退还。于是,李歆请爸爸把他用过的旧手机用快递寄了过来。
现在随身带着两个手机的李歆说,好几个同学都临时新买了一个手机,“被迫”加入“双机”的行列。
过了好几天她才想明白,无论是随着录取通知书一同到来的号卡,还是5元包月的集团号,都是各家通信运营商的营销手段。
“虽然校园市场今年不是第一次打,但往年只有两家,拿到了3G牌照后,中国电信今年正式加入了这场竞争,并且其实力也不再是‘陪太子读书’的小灵通时代可以相比。所以今年显得比较热闹。”业内人士说。
中国移动一位人士说:“2009年的校园市场将成为电信重组后各运营商争夺的战略性市场,移动、联通和电信都将集中精力、利用优势资源拼抢校园市场份额。”
销售阵线前移,把新生“拦截”在家乡和校门之外
早在暑期前,移动通信运营商们便开始未雨绸缪,制定9月份的校园营销活动方案。在危机感之下,各家运营商不约而同地将营销政策前移,在新生录取阶段便提前将销售战打响。
今年绝大部分大中专院校新生都随录取通知书收到了某一通信运营商的号卡。
据了解,中国电信今年针对高校学生的品牌叫做“3G翼起来”,而在公司内部,这场营销行动被称为“校园穿越”——“穿越”这个流行于网络的词语,被用来形容销售阵线随着新生们从家乡到学校的移动而变迁的动态过程。
在“穿越”行动中,首要的策略是“拦截”。
“‘拦截’有两层含义。在收到录取通知书时新生就会收到我们寄的号卡,新生拿着号卡在家乡的电信营业厅就可以办理开机,漫游资费我们也降到了最低,这是把学生‘拦’在家乡。”贵州电信一位人士介绍说。
“第二是把学生拦在校园外面。新生下飞机、下火车,以前接站的是学校老师,或者学生会人员,现在都由电信运营商包大巴代替学校接站,在去学校的路上进行宣传。”
这位人士并不是在向记者透露什么商业秘密。“三家运营商,你看我、我看你,都是这样做的。”
中国联通的一位销售人员说,早在上半年,运营商们就不约而同地开始向各高校公关,“三家都费了不少力气来做这个事。”
“这不是谁有钱就能做的,抢着花钱还不一定能拿下来。一些高校把新生分为三部分,分给三家运营商。有的学校,把录取通知书这一块给一家,把接新生又交给另一家来做。最后到了校园宣传,哪家跟学校的关系好就能拿到更好的位置、摆更大的摊子、造更大的声势。”他说。
中国移动吉林分公司一位人士说,能与校方签排他性协议,在校园里独家做现场营销宣传是“最牛的”,但这“基本上不可能”。在大部分学校,都是三家运营商在同一场地支起帐篷,铆足了劲唱“对台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