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回家了!”16日下午1:25分,黄先生收到疾控人员送上门来的一份“解除医学观察告知书”,脸上荡漾起灿烂的笑容。在同一时间,成都市集中医学观察点的观察对象都收到“告知书”,为期7天的医学观察正式解除。在此之前的上午9点,他们接受了疾控人员的最后一次医学观察,结果表明,他们均无与甲型H1N1流感有关的异常情况。1:30,医学观察对象带着行李陆续走出酒店。
时间:上午9:00
最后一次医学观察
上午9点,疾控人员穿上白色的防护服,带上医学观察装备,分别前往医学观察对象所住的各个楼层,要对他们进行解除医学观察前的最后一次医学观察。按照规定,在送达“解除医学观察告知书”之前,上楼的所有工作人员依然要穿上防护服。敲开每一间房间,疾控人员首先送上一句温馨的话语:“今天下午1:30就要解除医学观察了,为了您的健康安全,我们将最后一次为您进行医学观察。”然后就是测量体温、仔细询问其健康状况,确定无异常后,疾控人员不忘说一句:“恭喜您,您是健康的,希望回家后保重自己的身体。”句句暖心的话语让对方充满感激,一名来自北京的客人对疾控人员说:“感谢你们这些天来对我们的照顾,你们一直戴着口罩,还没看过你们的模样,今天就要离开了,出去后希望能和你们合张影,以后我们就是朋友!”
时间:中午11:30
在集中医学观察点的最后一次午餐
在接受完最后一次医学观察后,人们开始忙着收拾自己的行李,疾控人员所下的安全结论让他们内心充满喜悦,“每个人都期待着回家,但本着为自己、为社会负责的态度,只有最后一次医学观察结论才让我感到彻底放松。”李先生说,他回家后要做的事情就是和家人、朋友团聚,“作为接受医学观察者,我们也是参与抵御疫情的一员,我的家人和朋友对我配合疾控部门感到自豪,更重要的是没有感染甲型H11N1流感病毒,理应庆祝一下。”
中午11:30,与往天一样,酒店配送的午餐准时送到,这是医学观察者在这里的最后一顿午餐。李先生打开饭盒,用鼻子嗅了一下,“真香!”他说,这些天来,成都市政府给予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最后一顿午餐依然那么可口。
时间:中午1:25
发放《解除医学观察告知书》
中午1点,位于酒店大厅电梯口的警戒线被撤除,之前身着白色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换成便装。几乎在眨眼间,原来让人充满紧张感的酒店恢复原貌,变得异常温馨。1:20,身着便装的工作人员分成几个组,带着解除医学观察的相关文件分别前往酒店的楼层,为解除医学观察作准备。为了确保被观察对象能够及时解除医学观察,工作人员再次询问了他们的健康状况,并填写了《解除医学观察确认书》。1:25,工作人员开始向观察对象发放《解除医学观察告知书》、《解除医学观察建议书》和《医学观察健康证明》等三份文件,这些文件夹在一张印有“祝您健康”的卡片中,卡片设计精巧,显得非常温馨。卡上的内容包括建议其回家后继续自我观察、多休息,如出现发热等流感症状要及时就医等。《解除医学观察建议书》上登记了7天来的体温和症状,最后注明:“根据以上医学观察结果,观察期间未发现该观察对象与甲型H1N1相关的异常情况,符合解除条件。”而在《解除医学观察告知书》的末尾,还留有一句诚挚的语言:“衷心感谢您在医学观察期间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配合。”观察对象说,“成都的工作做得非常细,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
时间:中午1:35
医学观察者走出酒店回家
一名姓黄的先生第一个走出酒店大厅,他微笑着,感觉异常轻松,大厅内的疾控人员、酒店服务人员排成一排欢送他的离开。在此之后,观察者们陆续下楼走出来,对送离他们,成都市政府考虑得非常细致,在酒店门口,专门有工作人员在他们胸前贴上绿色和蓝色两种颜色的标记,绿色表示观察者有亲友来迎接,而蓝色表示将由各区(市)县人员来迎接。除了有亲友和各区(市)县人员来接的外,对省外人员,在征得其意见后,由协调小组办公室统一送至成都市内的民航市内售票点(岷山饭店旁)、新南门汽车站、火车北站及双流机场等。解除医学观察的对象都属于健康人,因而来接送的车辆全部是普通民用车,不使用救护车和特种车辆。
据介绍,观察对象解除医学观察后,居住在成都的人员,其居住地所在区县疾控中心将继续为他们提供健康随访服务,对外地人员,离蓉后由四川省疾控中心通知所在省市疾控中心为其继续提供健康咨询服务。
编辑:邓京荆 来源: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记者 黄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