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5月11日上午,经卫生部确认,四川省确诊了我国内地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卫生部的具体指导下,四川省全力救治患者,迅速开展严密的防控工作,有效阻止了疫情的传播。5月17日下午14:45,与患者包某某接触的最后一批人员解除医学观察。5月17日下午16:30,患者包某某治愈出院。目前,云南省未报告新的疑似、确诊病例,未发生第二代感染病例。
科学实施救治,确保患者及早康复
5月9日,包某某被诊断为疑似病例后,于5月10日15:30转入成都市传染病医院(四川省第六人民医院静居寺分院)进行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5月10日晚,卫生部派出的医疗专家到达成都指导救治工作。5月11日,包某某被诊断我国内地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国家、省、成都市共同组成的专家组制定了规范化的治疗方案,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救治。5月11日以来,患者体温持续正常,咳嗽、咳痰及咽部不适逐渐减轻,5月13日,患者流感样症状消失。5月16日、17日两次由省疾控中心所做的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经华西医院和四川省、成都市专家共同讨论,认为包某某符合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病例出院标准(试行)》,可以准许其出院。今天下午16:30,包某某已由医院安排车辆护送离开。
启动联防联控机制,防止疫情传播
卫生部将甲型H1N1流感列为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管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严格按照中央要求和部署,对防控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4月28日、30日,省委书记刘奇葆、省长蒋巨峰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严密监控,阻止疫情在我省发生和蔓延。省委常务会、省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防控措施,成立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启动联防联控工作应急机制。5月10日晚8时,省长蒋巨峰、副省长陈文华紧急召集相关部门研究部署首例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的救治和疫情防控工作。
1.加强口岸检疫。
5月12日凌晨,全省各机场同步启动红外线体温检测,对进港旅客进行体温检测。航空公司乘务员加强对当值航班旅客的巡视,及时对身体不适的旅客查验体温。
全面恢复空港、陆路、水路入境人员填报《出入境健康申明卡》制度,对来自疫区的航班全部实行专用通道停靠,全部实行登机检疫查验,加大对铁路、水路运输集装箱货物、国际邮寄入境物品的查验力度,划定隔离检疫区,做好货物及集装箱熏蒸、消毒等预防性措施。
2.启动定点医院与发热门诊。
4月30日,省卫生厅下发明电,要求各市州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定点收治医疗机构,成立医疗救治专家组,医疗机构启用发热门诊。全省26个定点收治医院、25台负压救护车全部进入临战状态,医疗救治药品、器械、技术、人员等准备就绪。举办了甲型H1N1流感识别、诊断、救治、防护技能培训与应急演练或模拟演练。
3.加强疫情监测报告。
5月3日启动甲型H1N1流感疫情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各地进一步强化疫情监测报告,对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开展疫情监测。各级疾控机构每日监测和分析报告数据,开展疫情形势研判。四川省4个国家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从国家获得了本次流感的快速检测试剂,做好随时开展检测准备。
4.及时收治确诊病人。
5月9日,省人民医院收治该名发热伴随流感样病例后,立即按照甲型H1N1流感技术处置规程,组织专家进行会诊。疾控机构迅速组织流调、检验等相关人员赶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检测,及时将疑似患者和接机的亲属转入成都市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组织专家组积极救治患者,并于10日晚将患者标本送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复核检测确诊。省卫生厅迅速组织国家和省医疗卫生专家对防控形势和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进一步细化医疗救治方案和流行病学调查措施,严格按照国家诊疗方案要求,强化患者救治。成都市传染病医院紧急改造简易负压病房,用于救治患者。参加救治医务人员无1人感染。
5.全面追踪密切接触者。
在省医疗、疾控联合专家组判定为疑似病例的同时,我们与有关部门及时将患者乘坐的航班、交通工具和中途停留情况,向国务院应急办、卫生部、北京市卫生局、民航西南管理局、四川出入口检验检疫局、首都国际机场等部门和单位通报,并对患者就诊的省人民医院及时进行终末消毒,对15名密切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实施医学观察。对机组人员同时采取医学观察措施。第一时间向同机的148名乘客户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四川省有关市州发出协查追踪通报,组织力量全力开展密切接触者追踪,对找到的密切接触者立即采取有效的医学隔离措施,并启动密切接触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5月13日凌晨,最后一名与患者同机乘客被送至成都市某酒店进行医学观察。至此,经过卫生、公安、民航等部门的共同努力,5月9日乘坐川航3U8882航班的149名乘客全部被追踪到并实施医学观察。
6.规范相关技术标准与预案。
按照卫生部下发的技术规范,4月底以来,相继制定下四川省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准备、诊疗标准、防控方案、技术培训、密切接触者管理规范等实施细则,并结合实际需要制定了《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卫生处置预案(试行)》、《四川省甲型H1N1流感发热门诊隔离及解除隔离指引、确诊病例出院指引》、《四川省甲型H1N1流感标本检验报告时限指引》等规范性文件。
7.做好应急物资储备。
省药监局及时准确掌握四川省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所需药品、医疗器械的库存数量和生产能力,并要求适当扩大防控疫情所需药械的生产,组织好原材料采购和储备,全力保证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所需医疗物资的生产供应。省医药集团加大了卫生应急药品达菲、医用口罩、N95口罩、防护服、消毒药械等的储备。
8.完善指挥体系。
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应急办与省卫生厅联合组建领导小组(指挥部)联合办公室,在省卫生厅集中办公,实行人员、办公“两集中”。进一步加强与公安、民航、出入境检疫等部门和部队、武警的密切联系、协调和沟通,及时掌握有关信息,确保防控措施的及时有效落实。各地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起卫生、应急、公安、经委、外事、民航、旅游、出入境检验检疫、口岸、药监等部门参加的联防联控机制,有力地保障全省防控工作依法高效、有序开展。
9.及时公开信息。
在省卫生厅网站开辟“甲型H1N1流感防治专栏”,每天发布《四川省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信息通报》。4月29日,卫生厅召开“卫生灾后重建和人感染猪流感防控工作情况新闻通报会”,省疾控中心专家向记者宣讲流感防治科普知识。5月10日下午,我省发现一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后,我厅于当晚11时在卫生厅网站公布并及时向媒体发布“我省发现一例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相关信息。通过新闻媒体和卫生厅网站,呼吁5月9日上午乘坐3U8882航班回成都的旅客和知情者,尽快与当地卫生部门取得联系。11日上午11时40分,卫生厅召开新闻通报会,向近百家中外媒体通报了我省确诊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情况及采取的工作措施。5月13日凌晨零时,及时发布《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川航同机乘客已全部被追踪到》信息。
加大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可治的健康教育宣传力度,紧急印发甲型H1N1流感防治宣传画10余万份,组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采访专家,宣讲防治知识;通过电信114号码百事通向公众提供定点医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电话和防病知识宣传;通过四川新闻网手机短信发送防治知识。
下一步的防控工作重点
当前,疫情仍然在多个国家蔓延,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防控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防控措施,切实把住疫情防控工作“五关”。一是“输入关”。进一步加强与民航、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等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和联系,严防输入性病例的继续传入。二是“初诊关”。各医疗机构进一步规范门(急)诊就诊病人的预检分诊工作,完善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三是“监测关”。进一步强化疫情监测报告,加强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疫情监测,严格执行疫情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四是“储备关”。加大药品、快速检测试剂、疫苗等应急物资的储备,加强全省范围内的培训演练,不断提高防控能力,保障防控工作需要。五是“宣传关”。积极稳妥做好宣传教育和信息公开工作,增强群众自我防范能力和意识。
编辑:邓京荆 来源: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记者 黄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