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4月19日中午,彭州,丹景山镇场镇过渡房安置点。气温25℃,潮湿闷热。
欧长庆侧躺在床上嗑着瓜子。窗外的遮阳网和屋里的隔帘布,结结实实地把火热的阳光挡在了房外。床前转动的风扇,传来丝丝清凉。
场镇安置房是福建援建的,彭州市所有福建援建的安置房,都安装了这种遮阳网和隔帘布。镇里工作的亲戚说,这花了福建人几百万元。这让欧长庆有些感动。
不过,让彭州人屡屡提及的,不仅仅是这么几百万,还有一笔13.95亿的资金。
中央精神的福建解读
2008年6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
《方案》遵循“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对口支援期限按3年安排,各支援省市每年对口支援实物工作量按不低于本省市上年地方财政收入的1%考虑,具体内容和方式与受援方充分协商后确定。
对于《方案》各支援省市解读不一,焦点在于“按不低于本省市上年地方财政收入的1%”的援建资金,是纯粹从援建省的地方财政收入中支出,还是也可以包含援建省对地震灾区的社会捐款?
按本省市上年地方财政收入的1%统计,福建省总援建资金约为24亿。“福建省还有13.95亿元社会捐款,如果把这笔钱计入援建款,可以直接为省财政节省一大笔开支。”一知情人士说。
6月18日,省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对口支援彭州市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卢展工书记亲自部署,成立了以黄小晶省长为组长的省对口支援彭州市灾后恢复重建领导小组,黄小晶亲自奔赴彭州调研。
2个月后,省委常委会议正式决定,社会各界捐赠资金不计入1%的福建省援建资金盘子。省领导的表态是,1%的地方财政支出,代表的是政府的心意;社会捐款,代表的是老百姓的心意。18个援建省市中,福建省最早明确表态社会捐赠资金不计入1%的援建资金之内。
交支票,还是交钥匙?
资金落实到位后,又一个问题摆在面前,整个援建项目,是交支票,还是交钥匙?
“交支票”,就是把援建资金交到彭州市政府手中,由他们统一规划重建。“交钥匙”,就是由福建省援建人员自己负责项目建设,建成了交付彭州使用。
在这个问题上,各省市的决策各不相同。“一些地方倾向于交支票。毕竟,震区的情形比较复杂。这种方式比较简单,也比较省事。”一知情人士称,当时福建省两种声音都有。
最终,省里确定了以“交钥匙”为主“交支票”为辅的思路。即除开12个亿的永久住房建设资金交由当地政府部分统筹分配使用,其余大部分项目均采用“交钥匙”方式。
在相关会议上,省委省政府领导明确表示,“企业即使不赚钱,也要扎扎实实地把工程完成好。”
2008年6月底,省发改委和交通厅、建设厅多位专家多次赶赴彭州,和省前方指挥部一起研究重建规划。3个月之后,规划征求意见稿报送到省政府。10月底,福建省率先拿出援建规划。
至今年5•12,福建省累计实现100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38个项目建成交付使用或基本建成;到国庆60周年,将实现所有援建项目全面开工,争取实现100个援建项目建成交付使用;到2009年12月31日,争取实现80%援建项目建成交付使用;到2010年9月30日,争取全面完成援建任务。
援建是分内事,援建以人为本
2009年春节前夕,卢展工、黄小晶率领省主要领导赶赴彭州慰问。
“当时,我们省副省长黄彦蓉刚想说些谢谢福建人民的话,就被卢展工抢先发话:对口援建彭州是福建分内的事,感谢的话就别多说了,讲讲你们现在还有哪些困难和建议吧,需要我们做的事,都可以提出来,福建一定尽力去做。”参与当时座谈的一位四川当地官员回忆。
在听取省援建工作进程的汇报后,卢展工说:“工程进度要快,春节不能停工。”援建工作进展得不错,但援建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前面形势还相当严峻,大家得再加把劲。他说,你们早一天完工,受灾群众就能早一天得到实惠。
此前,省主要领导就作出了一项“细微”的决策——替所有福建援建的过渡安置房安装遮阳网和隔帘布。
3月31日,《人民日报》以“对口支援中人性光辉”为题,对这种人性化做法进行了报道,盛赞福建在“对口支援”中,将“人”的位置放在了第一高度,认为这是福建以人为本、心系灾区群众的生动体现。
编辑:邓京荆 来源:来源:东南快报 中国日报福建记者站 (记者 胡美东 见习记者 朱兴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