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文化旅游
华安土楼展示世界文化遗产的风貌

Updated: 2008-07-10 10:13

记者看到活动当天,在华安县内举行了各式各样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动,有组织舞龙舞狮、高山族舞、大鼓凉伞、蜈蚣彩旗和扛轿踩跷等富有本地华安民间特色的12支民俗文化表演方队,在大地土楼群和华安县城土楼内还进行大型民俗踩街活动。福建大地土楼群所在地仙都镇的主要街道、公共场所、交通要道悬挂彩球彩旗、设置大幅标语,并通过广播电视、彩铃短信滚动播发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功消息,营造浓烈的喜庆氛围,让福建华安土楼申遗成功的喜事家喻户晓。

华安大地土楼群与众不同还在于她的建筑构造艺术,选址与山川和谐一致,十分科学。二宜楼处于龟山和蜈蚣山的黄金分割点,建筑平面与空间布局别具一格,单元式建筑与通廊式结合,并设有内通廊与隐通廊。

大型民俗踩街活动 (摄影 胡美东)

经过国内外专家考察论证,福建(华安)土楼有最具有代表性、文化底蕴厚重、建筑艺术独特、真实性完整体现的四个特点。如二宜楼中就有古代壁画226幅、彩绘228幅、楹联163对、木雕349件,壁画上的西洋钟、西洋美女以及墙壁上张贴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纽约时报》和《纽约晚报》又见证与世界各地交流的史迹。

土楼的防卫功能周密齐全,可防、可抗、可逃;人居生活十分方便舒适,达到宜山水、宜家室。这在福建土楼中是独一无二的。楼里、楼外数百件精美的文物真实反映古代文化的信息,是人们研究、考察历史文化一大的“活宝”,也是人们旅游、观光的最好场所。

鉴于以上诸多的特点和因素,福建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委托华安县在南阳楼建立“福建土楼博物馆”,收集了历史文物1000多件,整理了大量的文字资料,涵盖了福建省各地的土楼建筑风格、历史、文化、民俗等,形象地展示了福建土楼的神韵,受到了联合国专家的赞赏。

福建(华安)土楼地处闽南“金三角”沿海腹地、福建第二大江九龙江北溪中游,人口16万,土地面积1315平方公里,是中国民间玉雕艺术之乡、中国绿色食品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全国优质铁观音茶叶生产地和中国大陆高山族同胞聚居最多的县份。

福建土楼博物馆设在华安南阳楼,全面展示了福建土楼这一珍贵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艺术审美、建筑科学、社会传承价值和民俗风情。华安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美,被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

据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华安)土楼,由二宜楼、南阳楼、东阳楼组成,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文化厚重、保存完好”而闻名于世,在世界古民居建筑中独放异彩。尤其是建于1740年(清朝乾隆5年)的二宜楼,作为福建土楼的杰出代表作,被盛赞为“土楼之王”、“民居瑰宝”和“神州第一楼”。

(中国日报记者 胡美东 实习记者 陈雨桐 朱兴鑫)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