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 辉煌十年:统筹区域发展成效显著

来源:中国网 2012-09-10 13:50:15

“科学发展 辉煌十年”系列稿件之十

中共十六大以来,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精神的指导下,我们党对区域发展战略进行不懈探索,成功制定和实施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统筹协调发展,保证了我国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一、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形成“多轮驱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央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施了以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率先发展为核心内容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大大缩小了区域差距,经济发展格局从“单极突进”转为“多轮驱动”。

(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006年12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2010年4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2010年7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今后10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2012年1月9日,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和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会议讨论通过《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规划》明确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等7大目标。2012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有力促进了西部地区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2010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由1999年的17.5%提高到的18.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由58%提高到68%,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0—2011年,西部大开发累计新开工重点工程165项,投资总规模3.1万亿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国道主干线西部路段和大型水利枢纽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完成了送电到乡、油路到县等建设任务,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全面实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了一番多,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同东部地区互动合作取得新进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初步形成。

(二)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东北地区发展取得重要成果

2003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2007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发布。2009年9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2010年4月16日,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主要负责人在沈阳出席东北四省区合作首次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共同签署了《东北四省区合作框架协议》。2011年7月26日,东北四省区行政首长联席会议达成《推进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协议》、《东北三省与蒙东地区战略合作协议》和《加快建设东北东部经济带合作协议》。2012年1月9日,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和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会议讨论通过《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3月21日,《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获国务院批复。

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发展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2011年,东北三省经济总量达到4.5万亿元,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百万千瓦核电装备、百万伏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百万吨乙烯核心装置等一大批重大技术装备研制成功,重大装备自主化成绩斐然;粮食产量由2004年的1446亿斤提高到2011年的2155亿斤,为全国粮食实现“八连增”做出重要贡献;国企改革攻坚取得重大突破,多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沿海沿边开放同步推进,利用外资大幅提高;新农合参保率达9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降到4.3%以下,改造城市棚户区1.3亿平方米,社会民生明显改善。

(三)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地区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

2004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6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2008年1月1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家发改委有关建立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请示报告,同意建立由发展改革委牵头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2009年9月23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0年8月2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2010年9月6日,《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2012年7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1360***5349:通过主题实践活动,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更加奋发有为,燃烧激情,提升精神区位,构筑精神高地,立足本职岗位,创造优异成绩,形成推动科学发展、跨越赶超的强大合力, 以卓越业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祝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我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发现强大和人民幸福安康贡献一份力量。
  • 1391***5780:生在红旗下,党在我心中--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绿叶的事业吧,因为绿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会时刻牢记党的历史,做平凡而谦逊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 1887***0549:喜迎十八大,坚持维护党的方针与政策,在党的领导下国家更加富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 1822***7585:既往开来,与时俱进,希望人民生活越来越好,祖国繁荣昌盛!
  • 1348***1112:8月1日那天我正式成为党员,激动的心无法言语。感谢家人及共产党,谢谢。
  • 1351***2933:回顾了从一大到十八大的历史与发展,感慨颇多啊!每一大的召开都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都是要有一个新的惠民政策出台!祝十八大圆满召开!
  • 1355***1108:对于党的十八的隆重召开,我相信全党全国人民都充满了期待,我盼望这是一个成功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一个符合党心民心军心的大会,是一个反映广大普通党员普通老百姓的良好愿望的大会,一个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大会。期待十八大能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给普通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 1596***8215: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沧海桑田,筚路蓝缕,这段血火交织的岁月,这场风雨砥砺的记忆验证了一个光辉的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 1500***0726:值此十八大来临之际,作为一名党员感到万分激动和兴奋,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自毫。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衷心祝愿十八大胜利召开。
  • 1348***1895:“十八大”这个被中共党内及中国社会已经议论很久的话题,逐渐走向中国舆论的中心位置。它对中国各级政府的工作,包括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微妙影响都将逐渐显现,甚至对当今世界来说,它的准备、召开和成果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动向之一。衷心祝愿十八大的准备工作顺利,祝愿它召开之前的一年,成为中国人政治心理更加成熟,全国上下更加珍惜团结,鼓励奋进的一年。
  • 1368***1843: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作为党员应该以更加饱满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不断保持动力,为党和人民服务,为十八大献礼。
  • 1516***0835:强民富新篇章,期待社会和谐充满生机,期待富足安康惠及每位贫苦大众。
  • 1360***5349: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的十八大将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作出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衷心祝愿十八大的准备工作顺利,祝愿它成为中国人政治心理更加成熟,全国上下更加珍惜团结,鼓励奋进的一年。
  • 1833***5384:中国共产党经历六十多年来的光辉历程,完成了反封建反帝国的任务,把中国焕然一新,六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人民着想,从建党到建国,土地改革,和城市改革,使中国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 1360***5349:让我们伴随十八大的脚步,共同沐浴那一缕春晖,共同追随十八大的神韵,共同打造我们美好的明天!
  • 1870***3392:虽然我是所谓的“90后”,但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岁月。从21年建党到49年建国,这是怎样的艰辛与成就!而我们生活在前人铺就的今天就要感恩过去,珍惜现在,开创未来!
  • 1342***4597:我从小就是在党的旗帜和熏陶下长大的,爸爸是党员,身边也有不少优秀的党员榜样,并且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也一直受到党的各种政策的关怀,这些都使我对党有着深刻的感情,现在我也是一名党员,对十八大也十分关注。一代一代的共产党人付出极大的心血实现了一桩桩丰功伟绩,带领我们的国家走向了富强,为人民创造着安康生活,十八大虽会迎来新的一届,但相信共产党人的宗旨和精神不会改变,我们会迎来更新的气象,见证更大的发展!
  • 1589***2363:中国共产党人以积极向上、大公无私、爱心丰献的精神传扬在每个中华儿女们的心中!以一种精神代代传承!祖国之幸、人民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