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巴特尔在牧区。 白嘎丽摄
38年来扎根草原、情系牧民,带领嘎查(村)牧民走上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新牧区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就是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党的十八大代表廷·巴特尔。
让草原变得更绿
廷·巴特尔是开国少将廷懋之子,1974年,高中毕业的廷·巴特尔插队来到萨如拉图雅嘎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知青大返城。人们都说,廷·巴特尔肯定是第一个回城的,但他却一次次将机会让给别人,为改变牧区的落后面貌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有人不止一次地问他:“您本来可以选择另一条人生道路,可为什么要留在条件恶劣的浑善达克沙地呢?”他总是笑着回答:“这里有我的‘用武之地’,让草原变得更绿是我最大的心愿!”
萨如拉图雅嘎查地处沙地与沙漠的结合部,曾是全苏木(乡)生态条件最差、经济最落后的嘎查。因为超载过牧,加上近年自然灾害,不少草场退化成沙窝子。
要让草原绿起来!廷·巴特尔在全盟率先实施划区轮牧,使草场得以休养生息,并总结出“蹄腿理论”,引导牧民“减羊增牛”、“提质增效”,着力打造“家庭式休闲牧场”,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革新”。
如今,嘎查50%以上的草场实施了标准化划区轮牧,牲畜改良比重达到97.9%,草原恢复了生机盎然的景象。
让群众生活更好
在廷·巴特尔心里,埋藏着一个永远的情结:让牧民富裕起来!
廷·巴特尔用他在全国巡回演讲时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家资助的40多万元,先后为牧民办了两件实事:一是买了25头西门塔尔公牛犊分给牧户,对本地牛进行引导性改良;二是给牧民新村的20户牧民每户买了5头奶牛,对养殖结构进行示范性调整。
廷·巴特尔还积极引导牧民发展旅游业、传统奶食品加工、风干牛肉加工、生态养鱼、林沙产业等二、三产业,增加牧民收入。2011年,嘎查人均纯收入超过1.2万元,其中非牧收入达到4100元。
萨如拉图雅嘎查多数牧民没有棚圈和畜圈,廷·巴特尔组织召开“两委”班子会议,由嘎查出资55万元,为牧民新建暖棚17处、敞棚8处、蓄水池25处,打机井25眼,使全嘎查80%的牧户有了标准化棚圈,100%牧户有了畜圈。为鼓励牧民子女上学,嘎查推出帮扶支持政策,对考入大学的牧民子女每人一次性奖励1000元。
草原上的牧民文化生活曾经比较单调,许多人靠喝酒消磨时光。廷·巴特尔将闲置了很久的队部改建成了文化站,组织牧民开展起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廷·巴特尔还买回了许多有关科学养畜、种草种树、脱贫致富的录像带、录音带、书籍,组织牧民学习。
如今,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正悄悄渗透到牧民的生活中,全嘎查60%的牧户都挂上了“十星级”文明小康户的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