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空间:城市群加速融合
日前,酝酿已久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正式出台,作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随着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日趋完善,城市群空间布局结构已基本形成,而高速铁路则让城市群的“同城效应”日趋凸显——城际高速铁路将为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提供便捷通道,极大促进长三角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发展。
这种“高铁效应”已经显现。得知沪杭高铁要经过家门口,浙江嘉兴、嘉善等几个沿线城市都开始打“高铁经济”牌:嘉兴在沪杭高铁嘉兴站交通枢纽中心的周边区域,规划了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的嘉兴国际商务区,重点发展商务会展、科技研发、服务外包及高端房产等新兴现代服务业;嘉善县则试图把高铁嘉善站所在的大云镇打造成嘉善的第二个“西塘”,着重建设大云温泉生态旅游区……
无独有偶,今年签订的《粤港合作框架协议》中提出了携手打造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率先形成最具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的世界级新经济区域的目标。正在兴建的广深港高铁北起广州市,经东莞、深圳到香港,全长142公里,打通了粤港的地域界限,成为这一城市群的“大动脉”。广深港高铁建成之后,从广州到深圳仅需20多分钟,再到香港西九龙只需16分钟左右,这意味着由香港到广州将由现时的100分钟大幅减至40分钟。
对此,专家认为,未来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城市群的竞争。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城市群将加速融合,其意义不可估量。
城际高铁:区域发展新纽带
从国际经验看,高速铁路的发展会带动相关区域的产业升级。正因此,全长1068.8公里的武广高铁被寄予了厚望。武广高铁沿线的清远、郴州、咸宁等地已迫不及待地抓住这一难得机遇,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突破口。例如,咸宁专门新辟广东工业园,以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还计划投资20亿元,以武广高铁咸宁站为中心,打造一个现代化城市新区。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穿越鄂、湘、粤三省,沿线经过的是大、中、小城市密布的城市群。在这条铁路的串联下,它们就像一条一千多公里的商业走廊。随着客运专线的开通,一条崭新的经济带——‘武广经济带’将很快形成。”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说。
在专家看来,高速铁路的发展或将改变中国的经济版图。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工程建设进度,到2012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达到1.3 万公里,邻近省会城市将形成1至2小时交通圈、省会与周边城市形成半小时至1小时交通圈;北京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将形成8小时以内交通圈。
届时,“四纵四横”的高铁路网会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区的空间距离缩短,同时也把“东北老工业基地”、“长株潭城市群”以及“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关中城镇群”纳入一张大网,实现城市群之间的连接,促使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经济带的效应将显著增强。
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史晋川看来,轨道交通对于区域经济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一方面它推动旧有区域经济圈调整重组,另一方面让新的区域经济崛起成为可能,从而让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得到缓解。
中国高铁,正在改变中国。(王小润 李金桀)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