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对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产生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文化是人类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的精神财富。人类的共性文化在横向上反映为各民族的具体文化,比如中华文化;在纵向上反映为各领域的特殊文化,比如金融文化。金融文化是人类共性文化在金融领域的具体体现。
金融文化说复杂非常复杂,涉及一个金融理论体系和运行体系的创立。从某个角度来讲,“金融”包括“金融物”和“金融人”。金融是资金的融通。资金是人的物质财产的货币表现。因此说到底资金融通是人的行为,人的行为就要受到文化的影响,或者说就蕴含着文化。因此,金融文化就是金融领域相对于资金、技术、法规等“金融物”来讲的着重于解决“金融人”的问题的一个命题,就是人在主导资金运动过程中的精神反映,亦即人在什么精神状态下指导资金的运动。这种精神状态又通过一定的形式反映为金融理念、金融法律,再作用于人的具体行为。
金融文化说简单又非常简单,按传统说法就是加强金融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德治;如果用三个字表述,金融文化就是金融之“形而上”;如果用两个字表述,金融文化就是“诚信”;如果用一个字表述,金融文化就是金融之“道”。“诚信”是金融文化的基本元素,“形而上”是金融文化的广度概括,“道”是金融文化的深度聚焦。
这里我想说明一下,“形而上”与“形而上学”有联系又有区别。“形而上学”一词据我考证最早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后来将形而上学作为反辩证法的同义词。而“形而上”一词,其出处最早见于《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简言之,“形而上”指精神文化,“形而下”指物质。
中国金融文化的基本内涵,我曾概括为“利、法、信、义、道”五个字,就是金融企业不讳言以盈利为目的,但“利”要以“法”为约束,要以“信”、“义”为前提,要以“道”为基础。在目标上体现为“利”,在行为上体现为“法”,在他人体现为“信”,在社会体现为“义”,而在这一切之上,则体现为“道”。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正所谓小才通技,中才通策,大才通略,超才通道……“道”是什么?《道德经》讲,“道可道,非常道”,它在一定意义上是宇宙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的特有智慧,也可以说更是中国文化的特殊现象。
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成为金融大国,但还不能称为金融强国。金融文化就是金融的软实力。金融硬实力的平面扩张是金融大国的标志,金融软实力的立体提升是金融强国的标志,为了实现由金融硬实力平面扩张的金融大国向金融软实力立体提升的金融强国转变,需要加强金融文化建设。
(作者为本报特约评论员、光大集团董事长)
来源:金融文化建设需要加强 编辑:邓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