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看非遗”系列培训计划,第一期培训班顺利举办
7月5日至8月30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亚太中心”)联合举办的“跟我看非遗”青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建设“三年期培训计划”第一期培训班顺利举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夏泽翰,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福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主任梁斌出席了7月5日的开班式。
代表夏泽翰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关注青年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此次培训意义重大,将为青年学生提供认识非遗的新视角、新途径、新平台。王福州指出,青年代表了非遗保护的未来,希望本期培训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掘青年人的潜力,为非遗保护事业做出贡献。他强调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青年学者应重视理论学习,从而指导实践。他还对中国目前正在开展的文化遗产领域学科建设等情况做了介绍。梁斌表示,中心以提升亚太地区国家非遗保护意识和能力为己任,本期培训是在疫情下为青年提供非遗保护能力建设培训的新探索,以青年人熟悉的“拍摄视频”为抓手,调动他们的非遗保护热情,推动他们成为保护非遗的行动者。
在近2个月的培训活动中,共有来自中国50所院校的130名18-28岁的青年学员参训。培训采用“培训师线上授课+学员线下拍摄实践”的方式,邀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培训师迪尔德雷•普林斯-索兰尼和丽妮娜•弗提塔恩,中国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副研究馆员、中国记忆项目副主任田苗参与授课。
7月5日至7日线上授课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文化事务负责人希玛珠莉•古榕以“活态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为题,阐述了非遗和青年在文化可持续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两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培训师为学员详细地讲解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相关知识,并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小组作业等多种授课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在线平台,调动学员参与、交流,极大增强课堂的互动性,保证了知识的有效传递。田苗作为中方专家为学员们细致梳理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图景与概况,并用生动丰富的实践案例讲解了口述史访谈与影像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方法。课堂上,学员们发言踊跃,并对本次培训提供的学习机会表示感谢。
7月15日至8月20日,学员们在培训师和中方专家指导下开展了为期约5周的线下非遗视频拍摄实践,作为学习成果,学员们共拍摄完成66部非遗短片,内容涉及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表演、民俗等非遗10大类别的62个不同主题的非遗项目、非遗事件、非遗人群等。其中,有35部影片专注于织造印染、食品加工、文房四宝等传统技艺类项目。苗绣、花瑶挑花、柯尔克孜族刺绣等10个少数民族非遗项目也得到了呈现。从身边的美食烹饪方法到深山里的传统织造技艺,学员的作品不但关注非遗项目本身,还在积极探讨非遗与教育、非遗与可持续发展等国际非遗保护领域所关注的话题。学员们纷纷表示,本次国际培训帮助他们扩大了非遗保护视野,促进了对非遗项目及相关文化现象精神内涵的思考。特别是通过视频拍摄实践,不但加深对非遗的理解,提升非遗保护意识,而且在国际平台上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多样性,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
近年来,联合国各领域都十分关注青年群体的培养和发展,特别是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如何吸引青年群体认识非遗,提升非遗保护意识,参与非遗保护工作,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注的重点之一。自2018年起,亚太中心将青年群体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分别在中亚和东南亚面向青年群体举办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据此,亚太中心继续扩大、延伸面向本地区青年群体的非遗保护能力建设培训,设计了“青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建设三年期培训计划”,在《公约》框架下,面向亚太地区青年举办“培训+实践”的三年期能力建设活动,并在中国举办首期活动。为亚太地区培养继承、传播和弘扬非遗的新生力量,促进、推动非遗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此次培训是亚太中心在疫情背景下探索培训新方式的有益尝试,旨有效配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实施的非遗保护能力建设战略,推动其关于青年群体的扶持计划,提高青年群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能力,为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培养一批年轻的新生力量,激发青年群体乃至全社会的非遗保护热情。第一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为三年期培训计划的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亚太中心主任梁斌表示,中心将继续以青年人作为非遗保护能力建设培训的重点人群,在此次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新的工作方式,为青年人感知、熟悉并投身于非遗传承打造一个学习与交流平台。
截至目前,中心已为亚太地区举办了54期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力建设培训班,培训已覆盖亚太地区40个国家和地区,直接受益人数达1856人次。